6月30日下午14:00分,英語系按計劃開展了科研工作坊活動。本次活動由英語系拓展英語教研室張甜老師主講,分享主題為“布林克長篇小說中女性原型意象研究”。
此次科研分享來自于張老師的一篇收錄于《非洲研究》(2021-2022入選CSSCI)的論文。張老師自2017年持續關注非洲英語文學,尤其南非英語文學,主要研究作家為南非小說家、批評家和社會活動家安德烈·布林克(1935-2015)。本次分享的論文研究文本為布林克寫作後期的四部小說:《沙漠随想》(Imaginings of Sand, 1996)、《魔鬼山谷》(Devil’s Valley, 1998)、《沉默的反面》(The Other Side of Silence,2002)、《菲莉達》 (Philida, 2012)。張老師認為研究非洲英語文學符合我國“一帶一路”計劃,倡導我國與非洲國家在經濟、政治、環境、教育等方面的緊密合作,此外,南非屬于金磚國家,所以關注南非作家并研究其文學文本想象背後的文化和社會因素,具有較大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非洲已有8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同時,由于其特殊的民族性,非洲文學也越來越受到國内外學者的關注,用中南财經政法大學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院長,浙江師範大學非洲文學研究中心特聘專家蔡聖勤教授的話來說:非洲文學,陌生但不貧瘠。而國内布林克的小說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價值亟待發現。
張老師的這次分享以文學原型為研究視角,發現布林克長期以來深受文學文藝經典影響,在後期的四部代表性長篇小說中,他以原型意象為經,以小說中的女性人物為緯,借助希臘悲劇美狄亞殺子、法國英雄聖女貞德和《天方夜譚》裡的故事高手舍赫拉查德三大原型意象,隐喻小說中不同膚色、不同文化、不同曆史背景的女性角色,揭露在南非種族主義政治和性别政治駁雜的景深之下,女性悲慘的命運、遭受壓迫後的奮起反抗和對主導命運的無限渴求,鏡映出女性在南非曆史和現實語境中的文化曆史内涵和主導叙事欲望。
南非英語文學研究将文學文本研究對象從一般的英美文學轉移到南非英語小說的研究,有助于引導學生學習除英美文學之外的南非英語文學,了解其在國際文壇的地位,開拓學生文學文化新視野。

賀玲老師對本次科研工作坊進行了總結。希望通過本次科研工作坊,提升教師們對于英語文學和文化研究的熱情,并且能夠彼此交流相關經驗,促進英語專業的整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