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洪曼琳,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商務英語(專)1802學生,成績排名位列2019-2020學年的專業第一,榮獲校級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取得了大學英語六級合格證書、計算機二級合格證、國際商務秘書專業證書和外經貿業務員專業證書;并在第四屆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知識決賽中獲二等獎,于“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校區賽中連獲兩次一等獎。
一、合理規劃是走好大學之路的指南針
很多大一的同學入校後始終處于一個迷茫的狀态。我們對自己和現狀感到不滿,又因猛然置身于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而對從何改變感到倉皇。我們所恐懼的,正是如何邁出改變的第一步。我記得,我一度認為自己并不是一個适合學習商務英語專業的人,相對于單純的英語教學,商務英語的目的性、實用性以及涵蓋各領域的專業性會更強,除了不斷磨練對英語的熟練度,更得敢于使用這門語言去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務人士。因此,這門靈活度極高的課程考驗的是如何觸類旁通的能力,而這正是浸淫于多年應試教育,早已習慣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跟從老師指引的很多學生所欠缺的能力。同時,大學課程并沒有諸如周練和月考等測驗幫助鞏固,全靠自覺和自律來維系。一直被家長和教師握在手心的鞭子竟落到了自己的手中,如果對這種轉換毫無心理準備,蹉跎而逝的光陰最終會将你投入焦慮的無底深淵。
正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好一定的規劃能夠助于我們在“自由”的鐐铐下自如“求索”。規劃不需宏大深遠,更不用事無巨細。設計計劃的意義,就是确定之後可能會前往的方向和擁有能夠堅持的動力。切忌走一步看一步,走到讓自己無路可走。
我們需要通過規劃而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我喜歡什麼?我擅長什麼?我最想要的是什麼?大學畢業之後我最有可能選擇的方向?或許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将會伴随校園生活持續變化着,但你仍會在某個節點,憑借對自己的認知而成功定位了屬于自身的坐标系。此時,虛無缥缈的目标将會在眼前逐漸清晰,計劃開始擁有了正确的诠釋。于我而言,計劃安排的時間與工作量因人而異,但如果未能做到堅持,再行之有效的計劃都不能阻擋你徘徊在原地。因此,我建議一定要養成一到兩個有助于自己提升的小習慣。比如,我會堅持早起,使用半小時的時間聽英文有聲書或背誦其文本的精彩段落,這個小習慣對我的英文聽力、語感、發音有很大的幫助。
二、提升效率是學習的制勝法寶
擁有了計劃後,如何持續推進直至實現目标又是一道難關。而學習并不是一個投入與産出完全成正比的過程,因此确保高效的學習效率對計劃的完成十分重要。
大學生活往往更容易被大塊的碎片時間切割,不同于高中,不規律的課時安排、種類繁多的社團活動以及各式各樣的考證和比賽,學習壓力不比高中小,被遺留的碎片時間卻比想象還要多。如何合理利用這些碎片時間是提升效率的第一步。比如,我會在上下課的教室移動過程中,回憶一遍課上所學知識,嘗試背誦或用自己的話複述;吃飯時看看英文新聞,了解熱點筆譯詞條;睡前拿出二十分鐘的時間背一背單詞等等,都是不錯的方法。總之,時不時讓大腦處于一個高速活躍的狀态,有助于吸收新知識并且由于适度的腦力活動能使自己在睡前時盡快進入睡眠狀态,從而保持早睡早起的優質習慣。
同時,我認為若有意提升學習效率,就應盡快打消通過複習周應付期末考試的懶惰想法。缺少了日積月累的練習,過往對專業課的消極對待、“臨時抱佛腳”或者根據所謂重點考點的“走馬觀花”都能使我們在考試面前原形畢露。因此,我建議應在每周周末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溫故而知新”,自行畫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并結合老師所發課件去查缺補漏。這同時也鍛煉了各人保持自律的能力。
另外,要允許自己失敗、效率不高、狀态不好。我們皆是肉眼凡胎,有時周遭緊鑼密鼓的雜事容易使我們分心,甚至影響到了身體健康。所以,接受認輸和留下缺憾是稀松平常的經驗,不因失敗而妄自菲薄,我認為非常重要。
三、掌握學習方法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通行證
對待考試要放平常心,對待學習要用恒心。堅持學習的目的并不是使自己成為坐井觀天的功利性選手。然而,通過努力學習因而獲得可取成績的這件事,無形之中也是對自己的學習簽發了通行證,“不負青春”。因此,除了認真聽講和勤做筆記等老生常談,我總結了如下兩種方法。
活學活用。衆所周知,語言學習不僅僅是鑲嵌在課本中專門拿來應試的知識點,它深植于文化與社會背景這片廣袤的土壤中,盤根錯接于世界的各個角落。特别是商務英語更是與當下層出不窮的社會趨勢相聯系,若被禁锢于課本上提供的定義而停下了解世界的步伐,終究會步入脫節。所以,我們還應保持時刻學習的好奇心,對所學知識進行自我拓展和更新。并且,我建議應積極參加各類需要交流的社會活動,各自觀點的碰撞更加有助于提升對商務英語的掌握。隻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敢為人先,立于時代潮頭。
廣泛閱讀、有針對性的閱讀。我認為這是一個必須堅持的學習方法。正所謂“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有效信息的持續輸入是支撐自身觀點輸出的主心骨,并對我們思維結構的建立有很大的幫助。如今,乘着“一切皆可信息化”的便捷東風,閱讀材料的選擇也不再局限于紙質書籍。大部頭固然予人難以堅持的憊懶感,然而如今應運而生的雜志和公衆号平台,還有針對外文報刊推出的精讀材料,無不一例外向我們傳遞這樣的信息:學無止境。我尤其推薦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經常浏覽《經濟學人》和《紐約客》。這兩部雜志刊登的文章篇幅短小且語言平實,每次閱讀所需時間不長,非常适用于英語的精讀學習。并且,四六級等考試經常取材于《經濟學人》的文章來考察,若能堅持閱讀,終有一天能做到“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衆篇明”。
于我而言,這三年更像是一場自我識别的探索。我通過這段漫長的探索确定了方向,并仍向遼闊的前方一步步地邁進着。願我的學習經驗能對各位同學有所啟發,與理想的目标越來越近。